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味食物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身边塞满各类速食快餐的同时,来一场旅游,在旅游中遇见各种美食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有多久没有流连在街边,尝尝这地道有趣的美食呢?来青海吧,这里的辽阔纯净会荡涤你的心灵,这里的美食会让你莞尔一笑,会让你大呼过瘾。 甘兰饼PK披萨:吃的是原生态 来自上海的刘新说:“西餐在全国各地形式相同,吃100家都不会有太大差别,特别是旅游时吃披萨,绝对是‘保险牌’,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小吃,绝对不会吃不惯。” 行游,就是走一处地方,观一处美景,品一处美食。但是,许多行游者却以“吃不惯”为由,一次次拒绝当地特色美食,取而代之的是形势大同的西式快餐。 然而,这几天慕名来青海看青海湖开湖奇观的刘新在不经意间邂逅了青海的甘兰饼——在青海民间被称为“狗浇尿”的一种美食。至此,她对自己先前的“豪言”后悔不已。“披萨虽是全球通行的小吃,但各具特色的中国小吃总会给你惊喜”。 披萨,在发酵的圆面饼上覆盖番茄酱、奶酪以及其他配料在烤炉中烤制而成,问起来源没有准确的定论,中国相声调侃称披萨为“打卤囊”。就是这制作简单的面饼在中国有着较多的粉丝。“但‘狗浇尿’却是一种田园风味,虽然没有丰富的配料,但新鲜出锅,热乎乎、黄灿灿的烙饼足以让人想要一口吞下整个饼子。”刘新对“狗浇尿”自然也是赞不绝口。 那么,这名字不雅的“狗浇尿”究竟为何物呢? 其实,“狗浇尿”是青海地区一种非常流行的面食。通常以“烫面”为主料,在和好的白面饼上擦好用香豆叶磨成的香豆粉、花椒粉、食盐等调料,入平锅烙,烙时用尖咀油壶盘旋式浇油其上,状如小狗撒尿一般。 过去,青海当地居民的厨房里垒造的灶台比现在要高的多。烙饼时,主妇们拿起小油壶沿锅边转着圈地浇油,因为够不着灶台,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翘起一条腿,这个动作恰如小狗撒尿的姿势,于是乎,这样制作出来的一款堪称色、香、味俱全的高原风味面食便被民间称为“狗浇尿”油饼。 西宁大厦主厨赵海顺介绍:“青海美食少不了‘狗浇尿’,由于饼子口感只能保存在出锅后的短暂时期,为此想尝美食,必须来现场”。其实,青海百姓家都会制作“狗浇尿”,也常常用其作为早餐。 这短暂的青海游后刘新不仅深深爱上了青海,更爱上了青海美食。“为了今后不只让这些美食只留存在脑海中,我还特意在老乡家学了学,这也是我此行的一大收获。”刘新说。(芈峤) 干拌PK意大利面:民族风味杠杠滴 意大利面可以说是西餐品种中最接近中国人饮食习惯,最容易被接受的西方美食。“每次出来吃西餐都是家里小孩子要求的,他们就喜欢吃蝴蝶形的、贝壳形的意大利面,比较新奇,还可以换各种口味的酱料。”带着孩子在西餐厅准备就餐的冯茜女士稍显无奈。 不知从何时开始,西方的意大利面便逐渐开始慢慢流行起来,而在青海也有一种相似的面食——“干拌”。干拌面和意大利面,都广受人们的欢迎,他们不仅仅是一种面食,更是不同民族风情的展现。 当记者提起“干拌”时,原本坐在一旁意兴阑珊的冯茜的丈夫李成阳却来了兴致:“这些洋玩意儿我吃不惯,他们总说我没有情调,可我最爱吃韭叶面,配着肉酱,可比意大利面来劲儿多了!” 也许说到此处,还有很多食客们并不知道“干拌”到底是什么样子,那咱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 “老板,来碗干拌”。在青海,走到清真面食店经常听到这句话。大师傅用西北人的豪迈揉搓、拉抻着面团,如此做出的干拌,美味中更秉承了西北精神和浓浓的风土人情。 青海干拌,先是将煮好的面放入盘中,在面二分之一的区域上浇上香香的肉酱,配以绿油油的菠菜,酸辣的土豆丝,清脆爽口的胡萝卜丝,辅以香菇,也有放榨菜或黄瓜丝的,鲜艳的色彩像是天边的彩虹,丰富的营养和口味让人欲罢不能。 至于李成阳提到的肉酱,更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肉加工做成。牦牛肉绿色天然、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丰富,吃起来松软却不失嚼劲,加上各种秘制调料的熬制,光是闻一闻,就让人食欲大振,垂涎欲滴。 而“油泼辣子”是除了肉酱以外,干拌面的另一精髓。将肉酱和“油泼辣子”与面条拌匀,当这一切与舌尖相遇的那一刻,口中尽是肉酱和油泼辣子的香味,虽说没有四川麻辣那般的过瘾,但那种香辣却是后味十足。 百变的配料,形态各异的意大利面,色彩鲜艳,肉香醇厚的青海干拌,您更偏爱谁呢?(金彤) 牦牛酸奶PK牛奶布丁:你好哪一口 牛奶布丁,口感甜蜜,爽滑顺口,并且种类繁多,深受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喜爱。但与之相比较,传统的酸奶却因用料讲究,特色十足而不输风头。 从上世纪末开始,“洋文化”逐渐进入了国人视野,正是这个时候,一款风靡全球的甜品逐渐吸引了大家的味蕾,这就是牛奶布丁。 自古青海人就有吃酸奶的习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包装还是吃法,酸奶的包装、吃法更是花样翻新。如果非要拿牛奶布丁和酸奶来比一比,牛奶布丁于我而言仅是尝鲜,而青海老酸奶才是不变的记忆。 青海的老酸奶中,牦牛酸奶更是珍贵。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的玉树查拉牦牛酸奶店铺的老板泽仁王修告诉我们,牦牛酸奶之所以珍贵,是因为牦牛生活在严寒的高原,产奶量相对较低,冬天的产奶量更低。一般来说,冬天一头牦牛一天的产奶量不到1斤,用牦牛奶做成酸奶,一般是当地人招待贵客的佳肴。 牦牛酸奶上面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奶皮,拨开奶皮,用勺子舀下去,如同豆腐块一般的酸奶口味厚重扎实。“太酸了!”很多外地游客来青海吃牦牛酸奶,入口的第一感觉就是酸。对此,泽仁王修笑着说,牦牛酸奶都是家里自己挤奶制作的,从来不会添加食物稳定剂、添加剂等其他东西,是真正的纯天然食品,因此,吃起来感觉可能有些酸。” 为了减少酸味,有些食客会放些白糖缓解酸味儿。不过,老青海人更喜欢“顶”着这个特有的酸味儿,去感受那酸味中带来的质朴和醇厚。(邢曼玉) 高原牛排PK西餐牛排:试试雪山品质牛 青海烤牛排选用的原材料均源自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果洛等天然大草原的牦牛肉,它们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雪山泉水,具备独有的滋补特性。 西餐中的牛排,属于引入的外国餐饮文化。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西餐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与之相比,青海的烤牛排则是青海人家招待宾客,过年过节常吃的一道家常菜。 有分析资料显示,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而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西宁大厦的一位厨师告诉我们,制作青海烤牛排,选用的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肉,加之添加本地独有的香料等通过干腌或湿腌两种腌法腌制48个小时,再在烤炉里烤制1个半至两个小时,才能出锅。烤牛排外焦里嫩,既有嚼劲也很酥脆,非常好吃。 “一口咬下去,先是满口酥香,略微带肥的牛肉和汁水融合,形成了无法形容的舌尖享受,真是越吃越想吃。”正在大快朵颐品尝青海烤牛排的陈晨说。 看着美景,吃着烤牛排,心中是不是格外满足?亲们,还在等什么,赶快来青海品尝美食,领略高原无限的大美风光吧!(董洁) 洋芋PK炸薯条:焖锅出健康香 马铃薯在青海多称为洋芋,有的地方则叫山药。在老青海人的记忆里,洋芋既是蔬菜又是粮,是冬天必备的食材。今天,洋芋虽然不像薯条一样闻名世界,但勤劳智慧的青海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做法和美味。 以马铃薯作为原料的炸薯条,是全世界比较流行的快餐食物,其做法、味道和吃法都很简单,但据悉如此煎炸的食品容易使人致胖,且不够健康。 走在西宁市水井巷,烤洋芋串让人垂涎欲滴,上面附以辣椒、芝麻等,一波又一波的食客停在烤箱前,店主一边不停的在火上翻转着洋芋串,一边和顾客热情的交谈着。 “我是青海人,从小就喜欢吃洋芋,一直在外地,这次回来专门来吃一次烤洋芋,不然走了又会想念的,还是觉得家乡的洋芋地道。”食客董瑞说。 话还没说完,炕(kang)洋芋的香气扑鼻而来,循味过去看到勤劳的青海阿娘正在翻着锅里的洋芋,害怕被烤焦,娴熟的动作一看就是个“老手儿”。炕好的洋芋吃起来外脆里嫩,既能压饿又能当零食,怪不得,西宁大街小巷很少能看见烤红薯的呢。 “炕”(kang),就是在锅里倒入适量菜籽油,在把洋芋切成二三厘米左右厚的片,放到热油锅里,掌握好火候,待两面炸成金黄后,盛出再抹上秘制的调料,口感更佳。 除此之外,在青海农村,还有一种洋芋的吃法就是大锅洋芋,青海话叫焪(qiong)洋芋,就是将整个洋芋简单清洗后放在铝锅里,再倒入适量的水在文火上焖。不一会儿,洋芋的焦巴味就能弥漫整个房间。待洋芋出锅后,剥去洋芋皮,撒上盐,配着青海人自家腌制的酸菜,便成了一道上好的美食。(宋明慧) 旅游时评 观景,更要“尝”景 经济全球化,美食无边界,中西美食在不断交融碰撞中,让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丰富。一时间,各色“洋美食”让国人看花了眼,品到了鲜。然而,国内具有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小吃比比皆是,且根本不亚于西方美食,这让人想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地区的人文不仅体现于历史、建筑中,更体现在美食。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早至河姆渡时期就出现的农耕文化,随之还有广域的国土和众多少数民族,这一切的相加得出了融汇当地风俗、资源、山水人脾性的美食。 比如青海的手抓羊肉,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哺育了当地的牛羊,这种肉纤维粗,有嚼劲,肉入口中,涌入心头的是草原的广阔和豪迈。再比如青海的“狗浇尿”,在这看似不雅,其实透着几分幽默的名字中,是青海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乐观生活,自我娱乐的精神。 有驴友曾说,旅游是观景,其实更是“尝”景。舌尖上的中国丰富多彩,舌尖上的青海,总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芈峤) http://www.qinghai.gov.cn/dmqh/system/2016/05/19/01021669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