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美食“笠”。 资料图 红军米笠是当年琼东地区民间的特色小食。乡间盛传米笠始于元代年间,兴盛于明清,历久不衰,至今还是乡间节庆专属供品,百姓婚庆、宅第落成、乔迁新居以及贵人接风必备。“笠”在海南方言中与接纳、囊括谐音,言下之意为接喜气、纳福音,祈求多子多孙,财丁两旺,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 米笠的制作很特别,颇费时费事。第一步工序:先砍来处在成长成熟时的椰子叶,撕下叶柄两侧的叶片,用温水泡煮少刻,使叶片柔软起来;之后开始编织笠身,在笠身一角留下一个酒杯口大小的笠嘴,以便往笠肚装入米料。 第二步工序是装笠。先按一定比例配籼米糯米,一般是“八破二”比例。若承供的是富庶人家,可能改为“七破三”。做笠的米料较为讲究,得先浸泡“一根香烟”的工夫。而后开始选“上料”,一般情况下会择取“五层腩”的猪肉,若是富户,会外加些咸红鱼。做味的“上料”有姜片、八角和蒌叶。红军时期,因为敌人实行严密封锁,当地军民只好就地取材,如米料会用农家自种的“牛脉”(方言,高粱),“上料”是鹧鸪、“剪锥”(方言,野鸽子),甚至还用泥鳅、“苦节”(方言,塘鲺鱼),加上蒌叶和少许食盐。 通常情况是:米料和“上料”只能装到笠肚的六七成分量,之后用椰子叶片把笠嘴封口。候煮。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笠了。先往锅里倒入三成井水,在锅底垫上两块砖,然后往砖块上叠放米笠。锅里叠放米笠多少视锅体大小而定,以水能够“浸过面”为准。 接下来就是用“大柴遭”(方言,大块木柴)焖煮了。焖煮时候要注意把握火候,一般以水轻沸往上冒小泡为好。 记得孩提时,阿婆告诉我们,当年乐会县委莫炳南书记跟村里的兄弟婶嫂谈起做笠的趣事,说是煮笠要有“衣白”(方言,师傅)的功夫,要的是不紧不慢,不大不小,这样才能使笠肚中的米料加热至熟透,且“上料”又能跟米粮充分混合。至于要煮多久,莫书记在婶嫂跟前伸出弯着大拇指的手掌(约三四个时辰)。莫书记还告诉村里的兄弟婶嫂们,他家龙江那边山厚林深,做笠时常用山猪、“黄怕”(方言,黄猄),还有水鹿肉作“上料”。他家乡那边椰子树不多,但编蒌席的蒌叶“怕的不”(方言,多得很),于是用蒌叶撕成片,充作“笠身”。虽然它比椰子叶作笠的味道稍逊色,但风味也别具一格。在那个物资极为匮乏又战事不断的动荡年代,能享用上蒌叶米笠也是一种奢望了。 现在想来,我们是吃着米笠听着红军米笠故事长大的。记得海南刚解放时,曾当过生产队长的深泽伯伯津津有味地跟我们谈起打沙帽岭伏击战胜利后县委在村里做笠庆祝的盛况。那时,大伯六岁,是爬树能手,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大人爬树砍椰子叶,之后捆好往每家每户送去。因为他表现积极,得到了吃头笠的资格。吃头笠时,莫书记还会跟他来一个小小的“恶作剧”。 我们那边管米笠叫作红军米笠。据邻村现在还健在的百岁老人王振德(比大伯大两岁,今年99岁)讲述,乐四区是琼崖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琼崖特委和苏维埃政府在这里实施临时土地法,农民有了土地,粮食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琼崖特委还在玉石坡墟集市设铺面摊位“交流”农产品,米笠、“珍袋”(方言,珍锥)常见于集市摊位和铺面,这些也是跟大人去“交流”的“小子屎”(方言,小孩)的最爱。 起初,米笠是乡间红喜事的专司供品。但后来红军把这个规矩给破了,时常用它来祭奠战斗中牺牲或病故的战友们。比我父亲还大两岁的壮元哥在一次剿匪战斗中牺牲,村里就做了米笠送他最后一程。再后来,我清泽叔当上了老师,每个清明节都让我们给壮元哥扫墓,“年冬”好(方言,丰年)时,还让我们动手做笠,以此拜谒我们的壮元哥。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那年,阔别故乡近半个世纪的衍泽叔第一次回乡省亲,乡亲们摆席做米笠隆重地为他接风。我从县里赶回来跟他一见。席间,他跟我们谈起米笠的往事,他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米笠都被称作红军米笠,由我们莫家兄弟打理的新加坡“黄记鸡饭店”有时也卖这个米笠,生意很是风光。说及此事时,他起身向乡亲们鞠躬,感谢村里在他去南洋时为他准备了六个米笠,并为他祈福。第二天一早,我们陪他去他母亲的墓地,他特别嘱托我们多准备些红军米笠。我知道,他母亲是乐会县共产党的地下交通员,日军侵琼上岛第二年,因叛徒出卖惨遭敌人杀害。他母亲生前常常带上她自己做的笠去送情报,或者为执行任务的战友送去吃的…… 衍泽叔对红军米笠一直揣着深厚的情怀。(莫壮才)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mstc/202211/db80aec092764d6b9082b59778482219.shtml?ddtab=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