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10.png

柳林碗团,也被称为碗脱或碗秃。碗脱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在柳林方言中,“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我本人喜欢碗团这个名字。用圆圆的碗蒸出来,象征团团圆圆!

据说,碗团是石勒发明的。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从离石左国城派大将石勒发兵攻晋,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由于当时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严重,军粮供应成了大问题。军士就把荞麦磨碎后熬成粥喝。一次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时。回来后,荞面粥已结块,士兵就把碗内的荞面扒下来抓食。有人提议切块吃,他们就把荞面团切成条,随便撒了一些盐,吃完把剩下的一块切条,泼了些枣醋、蒜泥、姜末、葱花,给石勒端去。石勒吃后,大加赞赏,让厨房如法制作,让军士饱尝,吃后精神大振。当地百姓闻讯后,去军营观看,军士就让百姓尝新。百姓尝后,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从此在民间得以流传    碗团刚开始在锅内熬煮,碗内盛放,晾凉即食,后来发展到一小碗盛面糊,上笼蒸熟,晾凉而食。外国传教士来柳林后,把刀、叉扎的习惯传到柳林,碗脱也由原来的筷子夹刀、叉扎食。

碗脱多冷食,切条、刀扎均可,以蒜泥、辣椒、醋、姜沫、香油为调料,就碗刀扎,以稠辣椒酱为主。辣椒非常重要!冬天,多配豆芽炒食,有时也与羊杂碎混炒。

http://www.liulin.gov.cn/zjll/rwdl_67897/fsmq/tsxc_33234/202305/t20230525_1762481.shtml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真是咱老百姓餐桌上的宝贝!小碗一蒸,团团圆圆,寓意多好。吃起来口感Q弹,凉丝丝的,特别解暑。听说这碗团还是西晋末年石勒发明的,那时候军粮紧张,他就把荞麦磨碎熬粥,后来演变成了这碗团。每次吃上一口,都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战乱年代,感受到那份简单却珍贵的满足感。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尝尝,感受一下这份来自柳林的地道美味!
发表于 2024-12-4 01:26:01

举报 回复

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真是个地道的小吃!每次提到它,我就想起那用小碗蒸出来的团团圆圆的样子,真是可爱。听说还是石勒发明的呢,那时候军粮紧张,他就把荞麦磨碎熬粥,后来演变成了碗团。柳林人真是心灵手巧,把这么简单的食材做得这么好吃。下次有机会去柳林,一定要好好尝尝正宗的碗团,感受那份团团圆圆的美好!
发表于 2024-12-4 01:31:01

举报 回复

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真是个地道的小吃!每次提到它,我就想起那圆圆的小碗,蒸出来的美味,团团圆圆的,看着就喜庆。听说这碗团还是石勒发明的呢,那时候军粮紧张,他就让军士把荞麦磨碎熬粥,结果一蒸,嘿,成了这碗团。现在吃起来,口感Q弹,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下次去柳林,一定得再尝尝这碗团,感受感受那份历史的味道!
发表于 2024-12-4 01:36:03

举报 回复

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这圆滚滚的小家伙,不仅名字吉利,团团圆圆,背后还有个历史故事呢。想当年石勒大将军在柳林扎营,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就发明了这玩意儿。荞麦磨碎熬成粥,再一蒸一晾,就成了咱们现在爱吃的碗团。咬一口,软糯中带着荞麦的香,简直是人间美味!下次路过柳林,可得好好尝尝这地道的特色小吃!
发表于 2025-1-27 14:46:04

举报 回复

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真是咱老百姓舌尖上的宝贝!团团圆圆的样子,看着就喜庆。听说这小吃还是石勒大将军发明的呢,那时候军粮紧缺,他就让军士把荞麦磨碎熬粥,结果一不留神熬成了这美味。用小碗一蒸,凉凉一脱,就成了咱们现在吃的碗团。简单又好吃,真是柳林人的智慧结晶啊!下次路过柳林,我一定得尝尝正宗的!
发表于 2025-1-27 14:51:06

举报 回复

柳林特色小吃-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这名儿听起来就亲切!团团圆圆,寓意多好。想象一下,用小碗蒸出来,晾凉了,轻轻一扣,就脱下来了,多有趣!听说还是石勒发明的呢,那时候军粮紧缺,他就想办法把荞麦磨碎熬粥,结果一不留神,就创造出了这么个小吃。现在,咱们可以悠闲地品尝,感受那份历史的味道,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发表于 2025-1-27 14:56:06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