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睁眼,先吃一碗“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兰州拉面,汤汁清爽、拉面劲道;中午饥肠辘辘,踏进街边沙县小吃店,招牌菜色扁肉、烧麦、肉包、米冻等看得人口水直流;深夜饿了想要加餐,在家就能泡一碗螺蛳粉,吃粉喝汤,唇齿留香,大快朵颐。小吃不少,小吃也不小。散布在祖国大地的各色小吃不仅承载着当地一方水土的独特味道,如今更是成为了改善民生的好帮手。广西柳州螺蛳粉吸引原料厂入驻乡村提供就业岗位,福建沙县小吃产业化经营拓宽村民致富之路,甘肃兰州拉面培育技术人才靠手艺兴业……各色小吃百花齐放,为乡村振兴出大力。民以食为天,现在的城市化、乡村振兴都需要小吃产业,这就叫应运而生,相向而行。小吃行业应当还要探索,还要完善,继续引领风骚。近日,笔者采访了几位小吃行业的从业者,听他们讲述小吃为乡亲们带来好日子的故事。柳州螺蛳粉厂职工韦柳票:“家门口,找到一份好工作”广西俗语说得好:听戏听腔,吃粉吃汤。这“粉”说的就是广西特色小吃——螺蛳粉。除了酸辣鲜香的好口感,小小一碗粉更是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好生活。地道的螺蛳粉讲究“辣、爽、鲜、酸”,不仅要有软韧爽口的米粉,炸得酥脆的花生,还要有从不锈钢大盆里抓出的一把酸笋和酸豆角。这满满一碗螺蛳粉,连料带汤,可谓“吃粉喝汤,唇齿留香”。被螺蛳粉吸引的可不止广西人。近年来,螺蛳粉名声愈盛,渐渐成了“网红美食”。据柳州市官方公布信息显示,2020年,柳州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同比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