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的手艺—— 施甸打干栏

2024-2-26 20:5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 小吃信息

打干栏不仅美了餐桌而且富了山脚村的村民,这无数个一天一夜的劳作,让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豌豆粒变成了一片片香美的“黄金叶”。敢于吃苦的打干栏人一代代传承了这一技艺,把这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与大自然润泽的纯天然风味保存了下来并送往千家万户——干栏片,成为施甸人的舌尖乡愁!在施甸县山脚村,有一门传承了100多年的手艺名叫“打干栏”。虽然打干栏工序烦琐,可用打好的干栏片烹饪美食却很方便。在施甸,干栏片因美味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烟火守候今年60岁的徐永彩,从10多岁开始打干栏,一干就是40多年。如今,他把打干栏的手艺又传给了女儿徐建梅,徐永彩说,在施甸县山脚村,家家户户都会打干栏。村里有一台石磨,村民们用它磨出的豌豆粉细腻润滑,是打干栏的上等材料。舀一瓢豌豆粉倒入清冽的泉水中,一边倒一边搅,随着越来越快的搅拌速度,豌豆粉与水充分交融变成糨糊。伴随着灶洞里火苗的跳跃,大铁锅里的水沸腾开了,此时,往锅里倒入调好的糨糊,同时用木棍沿一个方向不停搅动,一会儿工夫,稀释的糨糊渐渐变得黏稠。待熬煮的浆液发出“噗噗嘟嘟”“噗噗嘟嘟”的声响时,浓浓的豆香味便充满了整个屋子。这时就要把灶洞里的火力减到最小,将两个木头支架卡在锅边,把竹板置于支架之间,快速用瓢舀起熬好的浆均匀地浇到竹板上,再快速提起竹板两侧,在支架上“哒哒哒哒哒”磕上几下,让多余的浆沥回锅里,剩下的则能附着在竹板上。10多分钟后,竹板冷却下来,附着在上面的那层浆成了薄如蝉翼、吹弹可破的半固体,这时,将竹板一侧顶在墙上,用一根细线紧贴着竹板从上往下轻快地一勒,一块块“浆”便脱离了竹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