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杨继培 摄
白族文化源远流长,不少文化习俗流传至今,譬如白族服饰、语言、三坊一照壁······其中,若论及白族传统饮食,八大碗(也叫土八碗)尤为经典。白族的饮食习惯大体上可归属于川菜系统,但另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在悠久的岁月里,经过历代众多厨师的精心筹划,到民国年间,八大碗的花色品种才基本固定下来了,形成了小有名气的风味宴席。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白族八大碗又因地域的不同,在传统菜式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洱源
洱源“八大碗”由八道热菜组成,第一道添加红曲米的红烧肉,第二道挂蛋糊的酥肉,第三道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第四道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第五道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香干,第六道加盖肉茸、蛋屑的扁豆,第七道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汆制的杂碎,第八道配加炸猪条的竹笋。
“红烧肉”,先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切块,然后根据各个村落不同的特点,选择用白酒浸泡的红曲米或红糖将肉染红炖熟,红白相间,寓意着喜气。
“千张肉”,即酸菜扣肉,色金红,味酸甜,肉皮呈波纹状,外观爽目。
“拼盘”是土八碗中唯一的一碗凉拌菜,将卤熟的猪肉、肝、肚切片,盖在用酸菜或泡萝卜垫底的碗上,淋上又酸又辣的配汁,其味为酸、辣、凉。
“粉蒸肉”是将较肥的五花肉煮熟切片,拌上调料和炒得喷香的米细粒,装碗上笼蒸熟,肉肥而不腻,香气缭绕。
“酥肉”是将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块上调料,用蛋糊包裹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冷却后在煮,,装碗后撒上些芝麻,黄白相间香气诱人。
洱源八大碗宴席用料简单,但形式和礼仪隆重,宴席上摆放的一般是土碗、红竹筷子等。同时,餐桌也很考究,一般选用剑川土漆雕花八仙桌,餐桌一般摆在婚礼彩棚下,加上菜肴色泽搭配美观,显得古色古香。[/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