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饮食风俗很有特色。客家人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主食为稻米和蕃薯,其次为大豆、小麦。代用食品和副食品中,以蕃薯粉条、粉干、面条为最普遍,其次有米果、黄糍、糯米糍、油炸糕、芋包子、煎丸等。客家山乡普遍还有吃擂茶、米茶的风俗,既可解渴、充饥;又可宴请亲友。其中“擂茶”最具特色,是客家饮食的重要标志之一。每逢家有喜事或者宾客临门,主人便会精心烹制擂茶,再邀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因而,制作擂茶手艺的好坏一度成为衡量石城主妇贤良淑德的一项重要指标。 菜馔 人们烹调讲究素净鲜甜。传统菜肴丰盛,富有客家风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菜肴的质量逐年提高,菜谱丰盛,讲究搭配及营养保健。棋子块 五花肉切成一寸见方,锅内用米酒、盐、酱油拌炒后,小火焖烂即可。其特点是色泽红亮,软烂柔嫩,味道醇香,油而不腻。是过去客家宴席的主菜之一,每客3块。后来被红烧肉、扣肉取代上席。肉丸 将瘦猪肉倒入料钵中捶擂透,加上猪板油、蛋、适量盐,充分搅和后兑适量薯粉成馅料,捏成丸状,冷水下锅煮熟,配以佐料即可。丸成乳白色,丸嫩可口,味道鲜甜。从古至今为筵中佳肴,唯石城境内方有。米沫肉 猪五花肉切成梳状,一层五花肉洒一层糯米粉(俗话叫米沫)的堆放于罐、盆、钵之类的容器内,倒入适量的酱酒、香料水,放入锅中,小火慢炖,中途开锅搅拌,注意干湿度,太干则要加酱油香料水,反复2至3次,肉熟透后则可食用。其味清香纯正,肉嫩可口。霉豆腐 用新鲜豆腐切成七八分长的立方块,摊于篮或箩内十数天,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