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特产小吃-塞上冻兔肉

2024-2-19 20:52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24


塞上冻兔肉,味鲜肉嫩,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达80—90%,颇受消费者青睐。
  兔肉所含蛋白质很高,比猪肉、羊肉多一倍,比鸡肉多1/3,甚至比蛋白质丰富的牛肉也高出1/6;它的脂肪含量又低,仅为猪肉的1/16,羊肉的1/7,牛肉的1/5。不愿发胖,最宜多吃兔肉,至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老年人,更要吃兔肉,因为兔肉中含有的卵鳞脂,可使脂肪质乳化,从而让身体吸收,减少血管硬化的可能。近年来,兔肉的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兔肉,成为国际市场高级肉食品,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肉”。
 塞上高原土地辽阔,牧草丰盛,有着大力发展养兔业的优越条件。近年来,雁北地区建成九座宰兔厂与冷库,和兴旺的养兔业配套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地,都是塞上冻兔肉的销售市场。
[font=微软雅黑, sans-ser

应县特产小吃-揪片

2024-2-19 20:51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  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 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白面粉、水。
将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会儿。然后,用擀面杖将面擀开,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块,拿一块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边揪边煮,一会后,锅里的面就熟了。
操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

应县特产小吃-刀削面

2024-2-19 20:50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http://www.yin

应县特产小吃-油糕

2024-2-19 20:48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23


油糕,主要以黄米面(即软黍米面)为皮,以糖料或枣泥、豆沙为馅,经油炸制的一种节日食品。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fwms/200512/t20051205_306056.html

应县特产小吃-羊杂割

2024-2-19 20:47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杂割(曲沃)讲求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对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中路(太原)杂割料全,熬煮、对汤时均加了葱、姜、香菜澄,还有的加粉条、豆腐,另

应县特产小吃-应县凉粉

2024-2-19 20:44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22


应县凉粉是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是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  应县凉粉不仅上市数量多,而且风味独特,其特点:一是含水量较多(淀粉与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凉水里。二是加工精细。三是调味精美。咸盐、酱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葱等佐料齐备,各味俱全。再佐以豆腐干细丝。色、香、味俱佳。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fwms/201707/t20170713_306057.html

繁峙特产小吃-繁峙豆腐

2024-2-19 20:38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21


繁峙豆腐俗称“水豆腐”,历史悠久,是传统的地方风味副食品,以其白、细、精、嫩而著名.繁峙人从东汉时期就有磨豆腐的历史,他们选上等黄豆或黑豆(学名大豆),经过浸泡后,上磨碎成豆浆后,再经卤水点沸,最后压成香喷喷、嫩娇娇的水豆腐。  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五台山,进入繁峙境内,旅途疲乏,又饥又渴,遂就近走入一户人家,主人特别好客,用“家常烧豆腐”款待客人,康熙皇帝吃两颊生津,疲乏顿消。饭后欣然称道:“清香碧玉白,人间此味稀”,传为佳话。  繁峙豆腐,看着白白嫩嫩、滑滑颤颤,要碎开的样子,卖豆腐的却

繁峙特产小吃-炸油糕

2024-2-19 20:37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20

繁峙人所吃的糕,不是南方人吃的糯米糕,也不是晋南人吃的白面开水烫的糕,而是软黍米做的糕。糕作为繁峙的特产,它软绵利口,清香横溢,做主食它荤素皆 可,老少皆宜,四季适合,营养耐饥。民间有“五十里莜面七十里糕,三十里荞面饿断腰”的说法。加之“糕”与“高”同音,在民间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 吉祥的圣食。人一出生,“洗三”、“满月”、“过百岁”、“升学”、“乔迁”、“订婚”、“娶娉”、“过生日”、“过节”、“待宾客”、“出殡”都离不开 糕。在食物上繁峙人被一个“糕”字纵贯一生,可见糕在繁峙人生活中的地位。繁峙人爱糕,吃糕,吃出了花样,吃出了水平。  糕是黍子做的。黍子去皮叫黄米,碾成面叫糕面,和水蒸出便是糕。要吃上好糕,从种到熟也有讲究。黍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首先选

繁峙特产小吃-繁峙疤饼

2024-2-19 20:34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19


繁峙疤饼,是山西别具一格的特色风味饼食,名闻遐迩。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  制作材料:  精面粉3500克,芝麻油800克,鸡蛋350克,白糖700克,苏打粉10克。[color=r

繁峙特产小吃-豆腐干

2024-2-19 20:32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18


采用繁峙优质豆腐,用传统配方,如:精黄豆 纯净水 食盐 自制香料等,结合现代工艺精致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集韧,香,嫩一体,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 50%。其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 600克,酱油250克,桂此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  (2)磨浆。

繁峙特产小吃-胡麻油

2024-2-19 20:30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17


胡麻油又称亚麻籽油,是一种古老的食用油,它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胡麻生性喜寒耐寒,适合生长在西部、北部高寒干旱地区。胡麻的“胡”古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及地区,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胡麻就一直生长在寒冷地区。胡麻油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亚麻籽油,胡麻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胡麻油在民间称谓极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 http://www.fanshi.gov.cn/zjfs/bdtc/201707/t20170715_248813.html






繁峙特产小吃-摘麻花

2024-2-19 20:28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本帖最后由 不再回忆谁 于 2024-2-19 20:31 编辑

416

麻麻花,又名山葱花、野韭花、贼麻花,摘麻花,天香花,崔面花,乍蒙花,贼贼面,茶麻花。它分布于内蒙古、东北、华北地区,野生于山中向阳半坡地带,当年有雨,才开花,结籽。因为野生,所以麻麻花天然、绿色、稀有。  食用油加热至180度左右,放入麻麻花,味道奇香,让人食欲大开,是晋北、华北地区搁锅面,炝锅稀饭,炒菜、火锅、面食、拌凉菜的上等调味品。细叶韭以鳞茎数枚聚生,近圆柱状;鳞茎外皮紫褐色、黑褐色至灰黑色,膜质,常顶端不规则地破裂,内皮带紫红色,膜质。叶半圆柱状至近圆柱状,与花葶近等长,粗0.3-1毫米,光滑,稀沿纵棱具细糙齿。花葶圆柱状,具细纵棱,光滑,高10-35 (50) 厘

繁峙特产小吃-繁峙驴肉

2024-2-19 20:27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15


繁峙驴肉从营养学和食品学的角度看,驴肉比牛肉、猪肉口感好、营养高。驴肉中氨基酸构成十分全面,8种人体必需氨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十分丰富。色氨酸是作为识别肉中蛋白质是否全面的重要物质,也是评定肉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驴肉中色氨基酸的含量为300~314mg/100g,远大于猪肉(270mg/100g)和牛肉(219mg/100g),因而说驴肉的品质要优于猪肉和牛肉。  驴肉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481~1825mg/100g和270~490mg/100g,与猪肉、牛肉相近。肉类鲜不鲜,主要看影响鲜味的氨基酸多少。(天门氡氨酸和谷氨酸)中,驴肉谷氨酸的含量高于天门氡氨酸。两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驴肉高于牛肉。从鲜味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比例来看,驴肉为

繁峙特产小吃-莜面栲栳栳

2024-2-19 20:24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414
莜面栲栳栳,在内蒙古地区也叫莜面窝窝,是山西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color=rg

清河县特色小吃-八大碗

2024-2-19 20:21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八大碗”即八碗菜,过去为农村家庭过喜事(娶亲)的时候招待客人的宴席,主要包括鸡、鱼、猪肉、牛肉、藕夹、鹅脖、肉丸子、素丸子、假菜、面筋、茄盒等菜,根据客人口味、喜好、荤素搭配八碗成一席。该菜的特点:全部为先炸烧后上锅蒸,出锅时浇些汤汁,口味独特,即可整桌食用,也可单独点某一种,即经济又实惠,地方特色浓郁,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在清河县城“八大碗”摊点饭馆有十余家,其中县城文昌路南端王家、张家八大碗比较有名,每天高朋满座,有不少外地消费者特意前来品尝。
[align=l

清河县特色小吃-武大郎粉皮

2024-2-19 20:20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武大郎粉皮是清河县武家那村加工生产的纯绿豆粉皮。武家那是《水浒传》中武大郎、武松的故乡。据传,武大郎曾任阳谷知县,其妻潘金莲为邻村黄金庄大家闺秀,容貌清秀,知书达理。武大郎在任多年为官清廉,爱民农,治河渠,兴桑农,于任于乡种豆制粉加工,甚推粉皮加工。武家那豆制粉加工、制粉皮这一传统工艺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今武家那村粉皮加工户已注册“武大郎”商标。武大郎粉皮,以豆王之称的绿豆为原料,经过精筛选、冲洗、浸泡、研磨、抽浆、去渣、沉淀、晾干、温搓、发酵、过杠、细揉、化解、浇模、烫型、晾晒、包装等二十五道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有圆形或方形片状,分干、湿两种,湿粉皮多就地销售;干粉皮可贮藏、远销。[color=rgb(51,

清河县特色小吃-炒麻豆腐

2024-2-19 20:19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炒麻豆腐是过去穷人充饥的饭食,现代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将过去的粗饭细作,炒麻豆腐摇身一变成为现在人们时兴的小吃。麻豆腐是绿豆磨粉成浆过箩后的渣,其中最后一次紧挨淀粉的渣最细,清河人叫做细麻豆腐,多放些油,用大白菜叶炒麻豆腐,在深秋或冬天,是常吃的小吃,有“大吃二喝炒麻豆腐”的说法。 如今炒麻豆腐还登上了星级酒店的餐桌,受到越来越多的客人喜爱。
http://www.qinghexi

清河县特色小吃-老豆腐

2024-2-19 20:18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老豆腐,是流行于清河县一带的风味小吃,是将黄豆泡软磨成豆浆,煮开后点入石膏(或卤水、葡萄糖等)而凝聚成的半固体状大豆制品。吃时,加入卤汤,配以香菜(或韭菜)、辣椒酱(油)等作料。清河老豆腐因其质地细嫩、卤汤别致,香辣可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老少皆宜而备受人们喜爱。    老豆腐在清河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资料可知,清朝末期,清河县做老豆腐的就有180余家。目前,至少也有近百家。其中,戈仙庄村张宝丽家老豆腐具有百年历史,在方圆几十里内很有名气;王化庄村冯福堂老豆腐也很有名。经营老豆腐,一般来说,县城业户多在人口密集、人流较大的地方设固定的摊铺;乡村业户多为流动叫卖。[fon

清河县特色小吃-武大郎烧饼

2024-2-19 20:17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武大郎烧饼是清河县小吃。清河是武松、武大郎的故乡,武大郎烧饼在清河县有悠久的历史。烧饼是把小麦粉和面发酵后,擀成碗口状面饼,贴在铁板、鏊子(或锅)上直接用火烧熟。颜色较黄而不糊,味道香甜而不腻,口感外酥内软。过去,人们在打好烧饼后,装在用麦秸编成的篓或柳条编成的篮内,盖上棉被,用小车推着或肩背着,走街串巷l去叫卖。现在多为店铺经营,成为人们的日常主食。http://www.qinghexian.gov.cn/news/3969.cshtml
[font=&qu

清河县特色小吃-菜豆腐

2024-2-19 20:14 来自 不再回忆谁 发布@ 小吃信息

菜豆腐也叫小豆腐,是清河县一带的风味小吃。做菜豆腐方言叫“插豆腐”,菜豆腐实际上是菜粥,有豆腐之实而取了粥之形,过去是乡间百姓的家常便饭,因为粮食不够吃,人们便想法把杂粮掺上菜食做出花样来果腹。如今的菜豆腐依然是大众食品,使人们调剂口味的经济小吃。传统的菜豆腐以黄豆、叶类蔬菜、小米为主要原料。做法是先将黄豆在水中浸泡数小时,用“小拐磨儿”或豆浆机磨成豆沫,水中加小米、豆沫熬成粥,加入剁碎的蔬菜沫,放入少许盐即可。现在人们做菜豆腐有了改进,有的在磨豆时加入炒熟的芝麻、花生、大茴香,还有的加放嫩树叶、花瓣,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添加调换佐料。菜豆腐吃起来味道豆米香,口感微咸可口,佐以辣椒小菜和肉夹馍,荤素搭配,实为经济实惠的美餐。       菜豆腐的营养价值高而均衡,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维生素,
返回顶部